古時候,有一位參學僧來到一處叢林;「叢林」是指古中國的大寺院,裡面至少有一千人以上的僧眾。為了供應眾人的伙食,所以設有一座大寮。大寮就是廚房,由典座師負責裡面所有的事務。這所寺院裡的典座師年事已高,但仍十分勤勞;廚房內的大小事務,都是由他一人打點。
有一天,有人買來許多海帶。由於海帶是溼的,他必須趁著陽光很強時拿出來曬,才不會發黴。那位參學僧看到駝背、瘦弱的老僧獨自一人在烈日下曬海苔,感到十分於心不忍!
他走到老僧面前,問:「老和尚,您幾歲了?」老和尚說:「七十八歲,」參學僧又問:「工作這麼多、太陽又這麼大,你為什麼不叫年輕的僧人幫忙呢?」老和尚說:「別人又不是我。」參學僧說:「那你為什麼不等陽光小些再做呢?」老和尚說:「時日已不多了!」
這簡單的兩句話,包含了很深的道理──凡事「公修公得,婆修婆得,自修自得」。勞作是一分福業; 別人作的福是別人得,自己作的福是自己得。所以,大家要好好地把握時間;唯有身體力行、珍惜人生,才是真正覺悟的人。總之,凡事要多用心!人生的價值,就看你如何去發揮了。
慈濟基金會 精神糧食中心 敬上
證嚴法師說故事
Posted by
拉曼慈青
at
Sunday, July 4, 2010
Labels: 證嚴法師說故事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